我超恨臺灣教育
日前廣達電董事長林百里語出驚人表示「超恨臺大電機系」,痛批臺灣教育太死板,沒有教學生創新,甚至會嚴重阻礙成功,此語看似憤世嫉俗,實則道出許多學子的心聲。
近十年來教育改革聲浪不斷,從九年一貫到現在的十二年國教,其目標就是要破除升學主義的迷思,但是教改愈改學生愈辛苦補習班越開越多,追根究柢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沒有改變,導致教改再怎麼改,大家還是想讀明星學校,想搬到明星校區。
也就是這樣觀念造成了臺灣教育的亂象,近幾年來大學升學率接近百分之百,但是國家競爭力卻沒有因此上升,國家補助各頂尖大學經費為的是要讓臺灣整體高等教育品質具有國際競爭力,但是各頂尖大學執行情況卻變成追逐不論是論文數、世界排名等等數字上的指標,而教育部也在各補助大學有達到其目標數字後便心滿意足。
但是在這樣的政策中就學的學生們,也沒有因此就得到更好的工作以及更優渥的薪水,舉一例子,一名就讀臺大國際企業系的畢業生,成績中上、社團經歷豐富也有交換學生經驗,但是出社會後,投了十五份履歷、得到四個面試機會和一個月薪3萬元工作,這就是國家政策以及學校教育的失敗啊,理論上投資如此多資源(五年五百億)理應生產出好的產品(學生),但是卻沒有一個政府官員或是學校高層為此負責,俗話說:「錯誤政策比貪汙更可怕」,更何況是攸關國家競爭力的教育體制。
總統大選應當是國家領導人將政策向全民闡述的最好時機,也是民眾最能夠發揮影響力的時刻,但是,在臺灣越接近總統大選,越沒有政治人物談到教育政策、民生議題、貧富差距擴大等嚴重社會現象,卻一昧去牽扯到統獨議題,甚至還在和平協議上打轉,試想,如果臺灣沒有良好的綜合國力如何去跟國際談判,甚至與中國大陸打交道,拜託各位總統候選人,回歸基本議題吧,看看目前臺灣嚴重貧富不均造成多少悲劇、關心目前臺灣教育造成多少莘莘學子的人生在國高中就被否定了, 2012總統大選是要關心種種的社會亂象造成的社會問題,而不是關心而不是一直在統獨議題上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