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國經驗台灣驚驗


 德國   vs   台灣   

日前友達李焜耀董事長在馬總統與企業主座談時抱怨「政府把企業當作提款機。」,總是以勞委會的勞檢為擾民,希望爭取政府支持「彈性工時」或著工時帳戶制度。因此看到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才會在立法院遭藍綠立委連番逼問是否贊成彈性工時,哽咽說出「當然反對彈性工時。」

 

    原本彈性工時,是在總工時相同的條件下,讓員工以及雇主在規範的時段內調配工作時間。起初立意是為了避開上班族朝九晚五所帶來的交通、工作尖峰時段壅塞。另一方面,為解決景氣循環時因為訂單減少所浮現的產能過剩問題,讓勞工可以在景氣低迷時候不至於被裁員也幫助企業走出難關。而現今台灣的企業主高喊其政策乃是為了降低「無薪假」的道德壓力以及解決不景氣所致閒置的勞力。雖然來自於德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所採用的政策,成功讓德國避過金融海嘯所帶來的衝擊。但台灣能否完全適合移植此項政策,能帶商榷。

 

    德國素以尊重勞動者著稱,雇主要在德國裁員所必付出之成本相當之高,舉世皆知。該國實施彈性工時制度,是以先不傷害勞工的權益和福利為前提。反觀台灣,卻是要先保護企業老闆的利益,以英業達集團先前資遣員工為例,可知雇主在員工早上到公司告知裁員訊息,甚至還有與業務緊縮無關的人員遭到資遣;而德國「彈性工時」經驗目的是要讓勞工的知識和競爭力能保留在公司,且藉由人性化的調整,不會因為景氣因素而流失,反觀台灣政府卻是對企業實施無薪假以及濫用約聘人員狀況一籌莫展,只能道德喊話,至今仍然沒有相關法規規範。

 

    如果依照台灣目前政府如此偏袒資方,私營企業工會薄弱無力的情況,若是推動所謂彈性工時制度,一旦發生勞資糾紛,受苦的永遠是勞工,而享樂的永遠是資方。當政府高喊追求經濟成長,全民安心生活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大學生起薪已經十年未調整。


    台灣常常以國外的制度為借鏡,但是每次總學半套,卻忘其精隨,長期忽略勞動者的尊嚴。例如「工作責任制」的引進,雇主要求員工準時上班,卻給予超過合理時數的工作量,無形間拉長了許多受薪族的下班時間,必須完成超乎預期的工作後才能離開工作崗位,形成「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的怪現象。從教育改革到無薪假態度再到彈性工時等事例來看,改革並非只學其形不論其意,而是應國情之不同截長補短。台灣政府以及企業主常常為降低外銷成本給予企業相當優惠的條件,不僅允許企業大肆壓低本地勞動成本壓榨勞動,又提供多項租稅土地優惠。卻沒有想到,如此荒謬作法不但令台灣貧富差距越劇懸殊,同時長期受到壓抑的內需市場,使台灣受到國際景氣低迷影響時完全失去發展動能,而形成經濟倒退的現象。若不提供台灣年輕人有理想的未來,友善的就業環境,尊重多元的發展,重視台灣內在消費的需求,台灣未來何來黃金十年。


作者為陳乙棋(首投族青年政策國政觀察團          團長)

          許哲瑋(首投族青年政策國政觀察團政策部成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首投族國政觀察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